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k8凯发(中国)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|[家有儿女]孩子闹情绪时,你会耐心倾听他的感受吗

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2:54    次浏览

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:当你被负面情绪包围的时候,通常内心非常脆弱和无助,这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呢?当然是理解、安慰,甚至一个拥抱也可以,来帮助自己卸下沉重的心理包袱。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,我们当父母的又该怎么做呢?昨晚陪儿子看了一部儿童电视剧,其中有个情节对我的影响很大。剧中的爸爸在家办公,着急要在15分钟内完成手头的活儿,然后出去开会。可两个儿子拌嘴后来找他评理,让他无法安心工作。这两个儿子个性都非常强,大的11岁,小的6岁。两个孩子各说各的,谁也不停嘴,爸爸不堪其扰,大声说:“你们能给我一点个人空间吗?我一会儿来找你们。”两个孩子听后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各自离开了。这一幕让我很动容。公务繁重本来让人神经紧绷,这个时候却遭遇孩子捣乱,剧中爸爸内心的烦闷可想而知,但他没有为此跟孩子发脾气,而是冷静地要求他们暂时给自己一定个人空间,孩子们听完竟也乖乖离开。他们彼此能做到这一点,相信这也是父子之间长期以来互相尊重的结果。没一会儿,小儿子又跑过来对他发牢骚:“我什么都不如沃尔特(哥哥)。他不理我,对我不友好。我觉得这不公平……”爸爸听后蹲下来,温和地对他说:“他现在什么都比你强,是因为他已经11岁了,而你才6岁。他在你这么大时也像你现在这样啊。实际上你一点也不比他差,你弹钢琴就比他弹得好啊。”小儿子听了并不服气,估计这些话还不足以让他完全信服,他小声嘟囔着回房躺在自己的床上。爸爸站在原地想了两秒钟,又来到儿子的房间,侧身躺在他的床边上。他伸出一只胳膊搂着儿子的上身,在儿子身后温和地解释,说完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反映。慢慢地,小儿子接受了爸爸的说法,转过身来信任地和爸爸聊起天来。看得出来,爸爸很在意孩子内心的感受。他一再向孩子作解释,让他明白成长过程中,不同年龄段拥有的能力可能有所不同,自己和哥哥差距明显并不代表自己不如他。这种释疑的方式,可以让孩子学会挖掘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症结所在。如果只是笼统或敷衍地告知孩子“你行”“你很棒”而不帮他分析事实,孩子下次碰到类似情况时,可能还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比别人差。看来,鼓励孩子的这门学问并不简单。反观自己,如果儿子在我一番耐心解释后仍不接受,还撇下我回房间,我会特别生气,转而跟他讲道理,或者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,“老子对你够有耐性了, 你还在这儿跟我耍驴呀?”让人敬佩的是,剧中爸爸从孩子的角度出发,理解和接纳孩子的种种表现,知道孩子依然委屈他则放下手头的工作,回到房间搂着孩子继续安慰他,充分展现了他浓浓的父爱,以及对孩子的尊重——允许孩子有个理解和接纳的过程,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。今天早上我叫儿子起床去学校,他并不愿意,很有情绪,还提出一些看似幼稚的问题。这一次,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火冒三丈,而是耐心蹲在他旁边,对他的问题一一认认真真作答。没想到,他的情绪慢慢变得平静,并没有像平时那样发脾气。我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,孩子的想法有时候在大人看来好像无理,但在孩子心里却是个坎儿,他过不去这个坎儿才会哭闹。我向剧中那位父亲学习,给孩子一个理解和接纳的过程,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他不想去的原因,然后向他耐心解释,结果,也就15分钟吧,儿子乖乖地去上学了。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,我觉得自己像个合格的妈妈了。作者简介李蔚红:现居美国,本文改编自作者的新浪博客[蔚红]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:孩子咋教父母学堂(Id:hzzjfmxt)。